美国“白人至上”主义重现?其实从未消失
周末总是过得特别快,今天又是周一了。
在这么沉重的一天,小筷子也不忍心跟大家聊别的,就给你们推荐一部电影吧。
滕继萌老师今天讲的这部电影,就是第91届奥斯卡的最佳改编剧本《黑色党徒》(BlacKkKlansman)。
本片根据2014年罗恩·斯塔尔沃斯的自传改编,讲述了一个黑人利用自己的“白人口音”成功打入当地3K党做卧底的故事。
什么是3k党?
简单来说,3K党就是一个白人至上主义、喜欢使用各种暴力手段迫害黑人的反动组织。
他们的日常主要活动是:身穿白袍、脸戴白面、头顶白帽,然后打人、杀人、纵火。
3K党在美国一度很有市场,巅峰时期甚至拥有四百万以上的成员,其中包括许多政治家。后来受40-60年代民权运动的影响,3k党逐渐销声匿迹;直到前两年,好像又开始死灰复燃。
让我们先回到电影。
单就故事来说,《黑色党徒》也算精彩:卧底题材的电影对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但一个黑人,去卧底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极端白人至上主义团体,这就很能吊起观众的胃口了。
电影的主角是一名刚刚成为警察的黑人(罗恩),作为局里唯一一位黑人,他的遭遇不言而喻。
起初他只能做一份档案室的工作,导演通过白人警察找他拿资料时的傲慢以及对黑人罪犯的人身攻击这些细节来表现黑人与白人的关系依旧水火不容、民族歧视依旧存在。
但罗恩意志坚定,不需白人主导,便靠自己的勇气与智慧玩转3K,自己完成了对黑人身份的救赎。
所以在情节上这部片子其实走了一点精神爽片的套路,在这里小筷子就不展开讲了。
当然如果只到这里,《黑色党徒》也不过就是又一部黑人电影,又怎么能获得奥斯卡的青睐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部片子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单纯地讲述一个故事,而是从更多的方向和层面上对美国历史上黑人与白人复杂的政治社会互动进行了呈现。
电影的整体基调是喜剧的,但导演采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段,用荒诞的剧情一点点把种族主义者的面具揭了下来,让施暴者的罪行大白于天下。
其中的高潮段落是一段平行蒙太奇——一边是3K党集体观看《一个国家的诞生》后的狂欢,一边是黑人反抗组织听老人讲述被迫害的往事,在两边人群一同慷慨激昂地高喊口号的时候,整个电影也传达出了一种极大的讽刺。
在这里必须要提一下《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电影被认为是影史上第一部使用平行蒙太奇的电影,而导演格里菲斯也被誉为是赋予电影语法的男人。
但它也是一部民族主义极其严重的电影——因为它丑化黑人,鼓吹煽动种族主义,甚至歌颂3K党对黑人的迫害。
原本早在1871年就被政府强行取缔的3K党,在这部电影上映后竟然死灰复燃,甚至比之前更加激进。当此片上映时,亚历山大大约有2500名3K党成员兴高采烈地上街游行,庆祝其开演。
所以《黑色党徒》这一片段,其实是对《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回击,是在用白人污名化黑人的电影语言,去揭露种族主义者的愚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更有意思的是,作为一部描写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种族矛盾的电影,《黑色党徒》里面加入了大量有关当今美国种族情况的指涉。
比如罗恩说:“美国永远不会选出大卫·杜克这样的人当总统吧?”他的上司则回了一句,“作为一个黑人,你还是太天真了,赶快醒醒吧”;
比如当片中的3K党领袖大卫·杜克在集会上发言时,他提出的口号是“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
再比如影片之后更是插入了一段特朗普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片段,暗示其对激进种族主义行为的袒护:
这使得影片对白人中心主义的探讨完全覆盖了从《一个国家的诞生》的1915年到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的一百年时间。
尤其是《黑色党徒》结尾处插入的夏洛茨维尔集会的真实片段:
更是借电影表明,无论是在历史中还是现实里,种族主义从未消失过。
事实上,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先后推出了“禁穆令”、修建国境线上的隔离墙、改革移民政策等一系列打击多元化的政策,美国“白人至上”等极端种族主义思想明显卷土重来。
如果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迟迟不见成效,而其社会政策又不能做出适时调整,随着贫富差距继续加大,美国国内种族关系将会更加恶化。
所以希望美国在“指导”别人之前,先把自己家里的事搞定再说吧。
近期热文:
张维为:有印尼商人告诉我,97年金融危机一发生,华尔街就来买他的公司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我们微信、微博或头条号
【观视频工作室】
▼